(二号通知)
年会和研修班报名请点击“我要报名”
会议论文提交请点击“会议论文提交”
报名结果查询请点击“报名结果查询”
会议论文提交结果查询请点击“会议论文查询”
一会议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解决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旅游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组委会决定举办“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系列活动。届时,将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国内著名旅游专家,《旅游学刊》读者、作者共聚一堂,围绕“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主题,讨论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旅游教育、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服务等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社会福祉等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引领旅游学术研究发展,共商旅游人才培养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球旅游研究发出中国好声音。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学刊》编辑部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5—8日
11月5—6日:第九期国际旅游研究高级研修班——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
11月7—8日: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
会议地点:广州华钜君悦酒店(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399号)
四主题内容
会议主旨:前沿·理性·责任
会议主题: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
分论坛议题:
1. 遗产与旅游 召集人:张朝枝、张剑葳、孙业红、崔峰、苏明明
2. 旅游经济与金融 召集人:左冰、李师娜、赵磊
3. 会展与节事 召集人:戴光全、罗秋菊
4. 价值共创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召集人:黄潇婷、沈涵
5. 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 召集人:唐承财、章杰宽、陶玉国
6. 疫情背景下的旅游安全与危机治理 召集人:谢朝武、程励
7. 体育休闲与健康旅游 召集人:蒋依依、李朋波
8. 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 召集人:蔡晓梅、朱竑
9. 旅游研究新技术与方法 召集人:李君轶、李渊、黎巎、郑伟民
10. 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 召集人:邱汉琴、李辉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流动与地方建构 召集人:郭文、黄震方
12.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召集人:陶伟、孙九霞
13. 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召集人:吴承照、邓毅
14. 旅游地理前沿与地方理论创新 召集人:刘逸、张宏磊
15. 中小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召集人:文彤、郭华、尹寿兵
16. 生活质量与旅游 召集人:徐红罡、何莽、李劼
17. 旅游研究的本土化议题选择与创新 召集人:朱竑、白凯、钱俊希、李创新
18. 研学旅行与教育旅游 召集人:刘俊、李咪咪
19.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与地方形象 召集人:章牧、罗振雄、张高军、冯学能
20. 旅游创新与服务管理研究 召集人:江金波、方远平
21. 旅游新业态与高质量发展 召集人:何天祥、钟永德、许春晓
圆桌讨论议题:
议题一:旅游核心价值再思考与旅游教育创新:前浪、中浪和后浪对话
议题二:文旅融合背景下美好生活与城乡休闲
其他议题:
1. 第九期国际旅游研究高级研修班——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专题
2. 《旅游学刊》第五届编委会第三次工作年会
3.《旅游学刊》2019年度论文、2020年会优秀会议论文评选和颁奖
五拟邀请主讲嘉宾(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保继刚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学刊》副主编
保继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国际旅游研究第二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旅游规划,主题公园,旅游影响。近期致力于旅游减贫理论研究与云南元阳县阿者科村旅游减贫实践。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
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管理科学及工程管理专家,湖南工商大学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与首席教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和光召科技奖获得者。1999年获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等领域研究工作。创立了“集成动态智能量化”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构建出两型标准等系列绿色工程标准,提出绿色工程协同管理新模式,研制出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与平台,为国家管理与决策科学发展、资源高效绿色开发与环境精准治理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60余篇,2018-2019年连续两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出版专著1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22项,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硕士研究生。

戴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旅游学刊》编委
戴斌,安徽人,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合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旅游经济和政策研究。现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重大2项,重点和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重大规划项目20余项,联合国开发署(UNDP)、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学术期刊和行业媒体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文章470余篇,出版《现代饭店集团研究》《中国国有饭店的转型与变革研究》《中国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研究》《游客满意论》《旅游&文化》《天下》等专著、译著、教材、文集和研究报告50余部。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创建者。创建和推广旅游管理博士后工作站、旅游经济部级重点实验室、“欢迎中国”(Welcome Chinese)、全国游客满意度、国家旅游文献与情报中心、旅游思想者、中国旅游集团年会、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国家旅游评论、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旅游内参等品牌项目。 两次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尤利西斯奖。连续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东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日本东洋大学客座教授。

刘慧梅
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刘慧梅,中美联合培养博士,浙江大学休闲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在休闲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从哲学、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比较视角对休闲进行跨学科研究,对休闲与幸福、休闲与认同、休闲与伦理、儒道休闲思想等主题进行了较突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日常休闲行为、休闲教育、休闲体育和休闲政策以及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遗产。
担任SSCI期刊Leisure Studies(《休闲研究》)和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休闲研究期刊》) 编委;以及《国际体育历史和文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and Culture)编委。同时,担任国际休闲社会学学会(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Leisure)理事、浙江省休闲学会会长等社会兼职。

吴承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旅游学刊》编委
吴承照,男,1964年11月生,博士,安徽合肥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中欧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工作室主任。主要从事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景观游憩学、风景园林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3年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访问学者。承担联合国21世纪特别学术联盟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2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1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18部,获各类规划设计奖10多项,国家专利5项,2020年获英国皇家国际杰出规划奖。
主要社会任职: IUCN2014世界自然保护杰出实践案例专家组专家、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工作组组长,IFLA ASLA 美国国家公园学会(GWS)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家公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旅游学会副秘书长,《旅游学刊》编委,《城市规划》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上海市绿化与市容局郊野公园建设咨询专家,上海生态学会理事。

严旭阳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
严旭阳,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男,1965年出生。1988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环境经济、旅游发展。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院长,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兼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Tourism Critiques》顾问。
六第九期国际旅游研究高级研修班主讲嘉宾(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何艳玲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控制性详细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聚焦“大国转型如何实现有效治理”推进研究,连续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稳定体系建设”和“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治理经验及政府理论提升”全国首席专家和负责人,并先后赴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城市与地方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研究。

黄潇婷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黄潇婷,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者时空行为,旅游活动空间规划、旅游的健康与教育价值等。从2009年提出“旅游者时空行为”的概念,从旅游者时空行为TSTB(Tourism Spatial-Temporal Behavior)研究拓展到基于TSTB研究;积极尝试TSTB数据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手机APP数据采集平台的研发、GPS数据分析方法等成果;探索TSTB结构化分类,包括3D可视化方法、分类指标计算等成果;识别TSTB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同伴角色等要素的识别与分析成果;TSTB预测模型研究,包括HPA预测模型和Witness仿真模拟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创建的国内首家旅游行为科研实验室,被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田卫民教授称为“近年来国内旅游学术界三大标志性事件之一”,为探讨实验方法在旅游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的软硬件基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的旅游时间规划方法研究”青年项目和“基于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的旅游活动空间生产与构建研究”面上项目等课题,在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Tourism Geographies等SSCI期刊和《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人文地理》《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李军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李军,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拔尖人才,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Dedman 接待业管理学院博士后。先后就读于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海南大学,分别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硕士及学士学位。现担任《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Q1, SSCI)和《Tourism Analysis》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心理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媒介、绿色酒店营销、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旅游者忠诚度研究等。李军教授已在SSCI 索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包括《Tourism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等SSCI Q1国际顶级期刊。2017年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评为“杰出审稿人”(outstanding reviewer) 。现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全链追踪、平台联动、情感互动机制的企业智能化营销体系建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主持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文旅整合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麻国庆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麻国庆,男,汉族,1963年9月生,博士,教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曾留学东京大学,任东京都立大学客座副教授,并在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多所大学访问交流。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专长于全球化与区域研究,民族与发展,城乡社会研究等。专著有《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人类学的全球意识与学术自觉》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等中外文期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2016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担任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七会议注册
教师及其他机构人员1500元/人,研究生1200元/人(含培训费、餐费、资料费等,住宿和交通费自理)。
请注意:
1. 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交费,请各位与会者提前注册报名;
2. 由于对公账户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宝转账,请各位与会者使用网银或手机银行转账支付;
3. 会议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9月1日,会议报名及交费截止时间2020年10月15日;
4. 请各位参会代表务必在汇款时备注“旅游学刊年会+单位+姓名”,感谢!
八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奖规则
年会前,由《旅游学刊》编委组成评审委员会评议2019年《旅游学刊》全年论文,推荐提名论文;年会期间现场颁奖。
九2020年会论文征集与评奖
与会者请于2020年9月1日前提交论文全文,论文选题参照会议议题,论文格式参照《旅游学刊》投稿须知和论文模板。遴选部分论文作者现场演讲交流,编委会从参与交流的论文中选出优秀会议论文现场颁奖,优秀论文有望入选《旅游学刊》。未能参与会议论文交流的论文摘要将以海报形式在会场展示。
十会议住宿和交通指引
(一)会议住宿
1. 主办方提供代订酒店服务,如需代订,可在报名时选择此项服务
(1)主办方优先代订华矩君悦酒店,房价400元/间/晚(含早),数量有限。
(2)如华矩君悦酒店房间已订满,主办方将在附近代订同价位同规格的酒店。
(3)由主办方代订酒店的参会者,请于报到的同时支付住宿费,住宿费发票由酒店开具。
2. 如无需主办方代订酒店,请自行预订酒店
附近酒店参考:
(1) 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5星标准酒店)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189号
电话:020-36900888
(2) 广州云峰大酒店(4星标准酒店)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镜湖路2号
电话:020-86891888
(3) 维也纳酒店(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店)(4星标准酒店)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清布大道自编9号整栋
电话:020-86836333
(二)华钜君悦酒店交通指引
1. 自驾车到达
走广州机场高速(S41)太成(广州北站)出口,按路标往花都(区政府)方向行驶。

2.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 华钜君悦酒店
(1)免费穿梭巴士:华钜君悦酒店有免费穿梭巴士,乘车地点为T2航站楼一楼50号门。班车时刻表请见下图:
(2)地铁:乘坐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从机场南站到高增站,换乘九号线,到清?站C出口,向前步行五分钟即到酒店。
(3)打车:车程约7公里,费用约25元(由于酒店与机场距离较近,可能出现出租车司机拒载问题,建议使用网约车)。
3. 广州市区 - 华钜君悦酒店
(1)地铁:广州市区乘坐地铁,换乘地铁九号线到清?站C出口,向前步行五分钟即可到达酒店。
(2)公交:于三元里大道中港皮具城,乘坐广州桂花岗—狮岭的绿色大巴,到华钜君悦下车(自动投币12元)。
4. 广州火车站 - 华钜君悦酒店
乘坐地铁二号线到嘉禾望岗站,转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在高增站换乘九号线,到清?站C出口,向前步行五分钟即到酒店。
5. 高铁广州南站 - 华钜君悦酒店
(1)火车:乘坐火车从广州南站直达广州北站下车,乘坐地铁九号线到清?站C出口,向前步行五分钟即到酒店。(建议购买到广州北站的火车票。)
(2)地铁:乘坐地铁二号线到嘉禾望岗站,转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在高增站换乘九号线,到清?站C出口,向前步行五分钟即到酒店。
6. 高铁(火车)广州北站 - 华钜君悦酒店
车程约9公里,打车约30元。
十一会议咨询电话及邮箱
联 系 人:徐老师
咨询邮箱:xudn@antgoculture.com
咨询电话:18925087425(电话即微信号,请于工作时间09:30-12:00、14:00-18:00内咨询)
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组委会
2020年7月18日
年会和研修班报名请点击“我要报名”
会议论文提交请点击“会议论文提交”
报名结果查询请点击“报名结果查询”
会议论文提交结果查询请点击“会议论文查询”

欢迎关注旅游学刊官方抖音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