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罗佳明;

    2006年07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场政府营销的革命

    崔凤军;

    2006年07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试论旅游地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连漪;

    2006年07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发挥好三个“效应”

    袁新华;

    2006年07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

    郭英之;

    2006年07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网络游戏: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选择

    杨劲松;

    2006年07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Web2.0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生态系统

    金准;

    2006年07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文化休闲旅游符号的思考——以丽江大研古城和徽州古村落为例

    丁雨莲;陆林;黄亮;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平稳下降,中国家庭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不断攀升。文章从丽江大研古城沿街店铺经营业务入手,搜索大研古城的文化休闲旅游符号,分析其形成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有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市场需求的拉动;内在动力机制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政府决策因素。对比丽江大研古城和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特征文化休闲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文章认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型遗产地应冷静对待,避免盲动,做出适合自身文化本底的正确选择。

    2006年07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编辑手记

    吴巧红;

    2006年07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

    池静;崔凤军;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主要分析了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演变情况。文章还探讨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路。

    2006年07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0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马波;寇敏;

    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旅游双流格局渐次形成,是当前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出境旅游发展会改变国际旅游收支关系,但是,即使出现旅游赤字,也不一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出境旅游发展会刺激中国入境旅游增长,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当前,政府无需对出境旅游加以直接规制,但需要采取多种跟进措施。

    2006年07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季节调整实证分析

    孙玉环;

    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中国入境旅游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中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因素及不规则因素。本文利用X-12-ARIMA季节调整方法,把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序列具体分解为长期趋势因素、季节变动因素及不规则因素,并对各构成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以期能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变动规律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2006年07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

    林璧属;张希;赵韶芬;潘雪;

    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构问题。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封闭式管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以及其后开展的跟踪研究,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歧点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只有顾全利益相关者,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建立利益均衡的景区合作管理模式,才是景区封闭式管理困境的最佳破解途径。

    2006年07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的遗产旅游潜能研究——以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例

    康俊香;杨新军;马秋芳;

    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本文选取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19个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分为3类低市场需求类型,中等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及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以期对决策者、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为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2006年07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产品结构变动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效应分析——以杭州为例

    金准;

    本文通过对携程旅行网上的旅杭游记进行阶段对比分析,研究旅游产品和旅游流空间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说明了产品结构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并提供了一种由旅游流空间结构入手,剖析旅游产品结构缺陷,再通过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市场——产品对应分析途径。

    2006年07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

    廖春花;明庆忠;邱膑扬;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2006年07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酒店业与物管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及其联盟业态创新

    陈岩英;谢朝武;

    文章比较了酒店业与物管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异同。文章认为,酒店业与物管业同属服务行业,两者在产品本质、服务内容、管理方法和文化特质上具有相通性,这为两个行业的战略联盟提供了内在基础。文章据此分析了两个行业的战略联盟形式,及其所带来的业态创新发展,并对联盟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2006年07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

    冯冬明;

    本文论述了我国经济型酒店跨越式发展的成因,指出存在的行业标准尚缺、运行成本偏高等问题。在科学管理方面,阐述了对策与措施要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经济”上既“锱铢必较”,又不降低质量;精心塑造不同品牌,体现不同特色;强调要拓展连锁和特许经营,集合相关资源,走集团化之路,形成规模经济,利用网络营销,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出经济型酒店牢固的合力与强大的实力。

    2006年07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0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孙九霞;保继刚;

    国内外的研究者目前都逐渐把社区及其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参与也因之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社区参与研究脉络和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社区参与理论共识的达成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在对社区参与的关注方面,中国和西方的研究具有各不相同的历程。

    2006年07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

    张波;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并实地考察国内许多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案例的基础上,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更深入地探索和解析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内在本质、特点、内容或方式,进而探索和寻求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更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2006年07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许春晓;张欢;柴晓敏;罗肖;

    旅游需求在不同职业群体中的分异状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以抽样调查方法所获得的长沙市市民城郊旅游消费意向的丰富基础数据,按照职业分群统计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城郊旅游时间观念,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意向性消费水平商务人员和企事业职员最高,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最低;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

    2006年07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以昆明、东京部分高校为例

    刘嘉纬;蒙睿;

    本文在对昆明市8所高校和东京立教大学学生进行“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群体特征、时空特征、消费特征和感知特征,并从这4个方面比较了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上的异同,为全面建构青少年旅游网络和促进中国大学生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6年07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唐志明;

    旅游发展中各种利益诉求与问题的日渐凸显,是政治介入并不断侵蚀旅游的关键性因素。把发展旅游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促进政治与旅游的有机统一,是旅游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政治包含政治实践和政治分析两个层面,本文从后者探讨了旅游政治的基本涵义及其产生的基本动因、旅游政治的价值与功能、影响旅游发展的政治要素以及旅游政治的基本架构。

    2006年07期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高静;肖江南;章勇刚;

    本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进行综述。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4大方面。文章在简要评述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情况,认为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定位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应是我国近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6年07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