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产业教育很有必要

    尹振华;

    2006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

    王艳平;

    2006年05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刘建平;伍先福;

    2006年05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李德明;

    2006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

    罗明义;

    2006年05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杨小英;

    2006年05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加强城乡旅游协调发展

    陆军;

    2006年05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游客视角的生态旅游认证支付意愿实证分析

    程兴火;周玲强;

    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能否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旅游消费者对它的接受程度,本文通过对浙江省4个景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认知和态度,并运用假设评价方法评估了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选择意愿受性别、教育程度、月收入、旅游频率、旅游方式、过去一年旅游花费、对生态旅游进行专门的认证并授予生态资格证书的赞同程度,以及未认证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别显著;计算所得的支付意原表明,平均而言,旅游消费者愿意支付比未认证的生态旅游产品高35.1%的价格来购买通过认证的生态旅游产品。

    2006年05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

    刘静艳;

    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本文将政府、社区、保护区、旅游企业和生态旅游者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内生变量,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调利益获取和分配、权利和义务、生态耗损和补偿等问题,初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参与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2006年05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

    朱华;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利益主体复杂,随着乡村旅游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因此,只有从战略的眼光审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加强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寻求利益主体更多、更广泛的利益共同点,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乡村旅游才可能深入持久发展,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2006年05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崇明“农家乐”现行旅游运营模式弊端及创新研究

    胡小猛;李浡;牛家丛;

    旅游运营模式是影响“农家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崇明“农家乐”目前所采用的让“农家乐”经营户挂靠村镇旅游服务公司的做法,其最大的弊端是旅游经营中各方权责关系不顺。而从产业化培育目标考虑,让崇明“农家乐”走股份公司制运营模式将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可有利于扩大“农家乐”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水准,增加农业、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直接推动崇明新农村建设。

    2006年05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奖励旅游产品实施效应研究——以重庆奖励旅游市场为例

    董媛;

    国外奖励旅游市场已然成熟,而国内发展则刚刚起步,奖励旅游使用者的感知效应有所偏差。本文以重庆奖励旅游市场为例,通过对该地目标企业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说明了奖励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微观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加快我国奖励旅游市场的繁荣。

    2006年05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本土旅游企业差旅管理经营战略探析

    谭刚;

    差旅管理是国外最新引入我国的商务旅游核心产品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差旅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针对中国新兴的差旅管理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本土旅游企业拓展差旅管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2006年05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文化遗产”概念的若干问题

    刘恒武;袁颖;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英、中、日3种文本中“文化遗产”定义的比照分析,指出《公约》现行正式中译本的“文化遗产”定义中存在若干表述不当之处。

    2006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的旅游者决策模型分析

    焦彦;

    市场营销管理者对购买者决策过程的了解直接影响着营销工作的开展。本文将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对旅游者购买行为决策进行探讨,在构建旅游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对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打开旅游者决策过程中的黑箱,为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者提供建设性意见。

    2006年05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通过对2005年9月西安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行为分割空间角度初步研究了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揭示:现阶段,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主要受个人相关因素影响,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因素传递受旅游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影响,当旅游者确定国际旅游后,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高于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

    2006年05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黄亮;陆林;丁雨莲;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2006年05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的调查和思考

    曹新向;

    2005年11月26日2、7日河南省在我国率先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这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尝试。那么,文化遗产日的设立能否得到认可,它有什么样的效应?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弄清这些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游客、媒体和网友对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大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化遗产日具有众多的积极效应,但游客对文化遗产日的感受不是很好,文化遗产日暴露的问题,将影响着人们进一步参加文化遗产日的可能性。最后,文章对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进行了评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6年05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海峡两岸境外团体套装旅游趋势研究

    王国钦;郭英之;严诗容;钟佳勋;

    团体套装旅游是亚洲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主要海外旅游形式,本研究探索性地研究了海峡两岸境外团体套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台湾(台北)与大陆(北京)两地共30家经营境外团体套装旅游的旅行社高级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后,通过分析得到419项类别目(台湾214项;大陆205项),归类过程信度值均超过0.8。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峡两岸的境外团体套装旅游发展具有相似性;第二,海峡两岸旅行社将朝“大者恒大、小者转型”的方向发展;第三,海峡两岸团体套装旅游产品的包装及营销手段将更趋向消费者导向;第四,在定价趋势上,大陆将朝“参考同业定价”与“需求导向”发展,台湾将以“低价竞争”发展,等等。本研究结果从应用价值上,可为海峡两岸经营境外团体套装的旅游管理者提供重要参考,从理论价值上,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性市场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6年05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

    梁江川;陈南江;

    广东是中国的温泉旅游大省,随着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和温泉度假区竞争日趋激烈,对温泉游客进行利益细分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省内4家高档温泉度假区的游客抽样调查,深入探讨了温泉游客的利益取向,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将游客划分为“公务享受型”、“亲朋情感型”、“康体保健型”3类利益细分市场,并总结出各细分市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出游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细分市场进行营销的若干建议,以及今后温泉旅游发展的战略。

    2006年05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杨振之;邹积艺;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2006年05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我国旅行社市场的进入悖论与旅行社企业的“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

    宁泽群;

    我国旅行社市场的恶性竞争,一直是旅游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旅行社市场门槛过低,使得企业数量进入过度造成。但是本文研究发现,旅行社市场存在一个进入的悖论,即市场的企业进入与盈利水平呈反向变动的趋势。这种市场进入与盈利的变动趋势,不符合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一个旅行社企业的定价模型,作者称之为“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通过这个定价模型,我们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旅行社市场存在的这种市场悖论现象,并揭示了旅行社市场表面竞争,实际上仍然属于垄断的事实,而这种垄断造成了对社会福利的损害。

    2006年05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国内游客对饭店服务质量评论的文本分析——以e龙网的网友评论为例

    朱峰;吕镇;

    本研究通过采用分层抽样法和系统抽样法抽取了易龙网上的10个城市的200家三—五星级饭店,运用文本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对每一家饭店的网友评价进行分类评分,最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旅游者同国际旅游者一样富有经验,他们对于总台接待、客房服务、房间大小这些与饭店星级紧密相关的因素非常重视。本研究为如何评价中国饭店业的服务质量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和有益借鉴。

    2006年05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

    余青;樊欣;刘志敏;胡晓冉;任静;杜鑫坤;

    风景道作为旅游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特殊景观道路,在国外如美国、西欧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概念体系、规划设计与管理体制、结论与讨论等方面对国外风景道进行研究,以了解风景道发展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同时通过案例研究来揭示风景道开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研究表明,国外风景道研究偏重于景观设计,而旅游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正在越来越多地深入其中,研究内容已从侧重于景观评价和设计等方面向开发管理与营销、影响及评估、产品化与经营、旅行者行为与心理,以及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拓展。

    2006年05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