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刊》第六届编委会召开第二次工作年会   
 

2023年10月20日下午,《旅游学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年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教授,执行主编张凌云教授,副主编谢彦君教授,编委代表陆林教授、吴必虎教授、孙九霞教授、谢朝武教授等30余位编委到会交流。会议由《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主持。

图片

编辑部主任吴巧红从用稿情况、办刊新举措、平台建设和规划设想4个方面介绍了近两年《旅游学刊》的办刊情况。她提出未来《旅游学刊》将继续发挥旅游学术共同体平台作用,促进“本土化+国际化+新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学术活动,实现《旅游学刊》更高质量发展。随后,吴巧红主任汇报《旅游学刊》2022年度优秀论文、会议优秀论文评选情况。

图片

执行主编、副主编、编委代表针对学科建设、编委会改革以及学刊服务提升展开讨论。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特聘教授、《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首先感谢编委对《旅游学刊》工作的支持。张凌云教授表示,《旅游学刊》工作要有“危机感”,目前学科研究内容分流现象严重、刊物竞争激烈、奖评难度增加。张凌云教授希望各位编委继续支持《旅游学刊》,共同努力,促进旅游学科建设。

图片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学刊》副主编谢彦君指出,目前旅游领域的科学研究在研究问题及相关理论诉求方面,存在与实践需求相分离的现象。如何将实践上的焦点领域转化为焦点问题,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将研究过程提升为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需要继续探索。

图片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旅游学刊》编委陆林提议,将《旅游学刊》建设成理论展示平台以及思想引领平台,《旅游学刊》可发布旅游研究年度选题,聚焦旅游研究方向,实现旅游研究高水平发展。

图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旅游学刊》编委吴必虎建议,编辑部不必过度依赖盲审流程,对于遭盲审否决的稿件可寻求救济,由“救济处理小组”为有创新但尚不完善的稿件提供更多机会。

图片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学刊》编委孙九霞指出,目前旅游学科存在“冷热”问题,学术研究热度、后备力量热度、行业热度、市场热度不断增强,但专业“冷”现象依旧存在,主要表现为报考分数低、转专业人数多、学生对旅游学科了解不足、存在学科社会化、旅游化欠缺等问题。

图片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旅游学刊》编委谢朝武教授对《旅游学刊》的发展提出3点建议,即快速组织专题论文响应国家和产业的热点需求、提高网络出版率以提升论文影响力、优化年会优秀论文的数量规模与机制。

图片

随后,编委会成员就《旅游学刊》期刊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旅游研究学术创新、行业挑战、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图片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教授作总结发言。严旭阳教授首先感谢本次年会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刊》编委以及编辑部对旅游研究以及本次年会的支持。严旭阳教授表示,未来旅游消费热度大、弹性大,前景可期,但目前旅游教育压力增大,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不成熟,理论思维不足,根源在旅游研究基础建设弱,基本理论欠缺。他提出,希望各位编委继续支持《旅游学刊》,以《旅游学刊》为阵地,推动中国旅游基础研究再上一层楼。

上一篇:年会 |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2023《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芜湖举行

下一篇:年会丨《旅游学刊》2022年度优秀论文名单及作者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