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必虎;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一直处于由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向多种产品并存的态势的转变之中。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已经从大众观光的"门票经济"时代向观光游览、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泛旅游时
2012年03期 v.27;No.187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安金明;
<正>根据笔者长期从事旅游管理的经验来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需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融合:一、旅游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相融合在一些以旅游闻名的世界城市,人们感觉不到
2012年03期 v.27;No.18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窦群;
<正>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之际,讨论旅游公共服务具有特别意义。入世后,我国加速与国际接轨,其中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理念引入和在实践中的探索。
2012年03期 v.27;No.187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菊凤;
<正>"旅游公共服务"在我国被作为一个明确而独立的问题提出,始于2006年十六大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几年,各地纷纷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桂林市、北京市旅游局(委)还先后设立了旅游公共服务处。但是,旅游公共服务在理论上的
2012年03期 v.27;No.187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京传;李天元;
<正>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包括顾客与设施设备、服务环境以及其他顾客等所有可感知服务要素的接触。基于此,关注服务接触环节,并以其相关要求来制定服务规范、设置服务设
2012年03期 v.27;No.18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东和;
<正>自驾车旅游是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时尚的自助旅游方式,是一项集观光、健身、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深层次旅游。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居民拥有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自驾车旅游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为满足自驾车旅游的需
2012年03期 v.27;No.187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戴斌;周晓歌;夏少颜;
随着大众旅游初级阶段的到来,我国旅游业也相应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加上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基于中国学术立场和现实诉求的理论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在分析总结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和当代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以旅游法为核心的国家意志体系,以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微观监管体系。
2012年03期 v.27;No.187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庄晓平;朱竑;邓素球;
过往旅游感知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层面——以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视角居多,而实证之后对其从制度伦理等哲学角度的反思鲜有涉及。实际上,研究旅游只在管理学或社会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问题还涉及目前旅游学界未给予足够关注的制度伦理。文章拟从另一视角来验证旅游发展带来制度伦理方面的诉求。通过比较两个地理位置相当、人口社会学特征相似的古村落——广东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发现由于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居民对开放社会的制度伦理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出旅游发展程度越高,居民呈现出对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越强烈,即居民对村里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越强,对分配公正的诉求、公共利益的关注越明显等制度伦理特征。
2012年03期 v.27;No.187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薛熙明;覃璇;唐雪琼;
民族认同感是族群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呈现出多维度和不同方向的发展轨迹。文章通过对一位土家族青年女性个人生活史的记录,分析了在旅游发展进程中族群个体的民族认同感的演化过程,发现旅游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在于:旅游引致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民族文化的"势位";旅游产品创造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景观;文化旅游的发展使民族认同的层次不断深化;民族旅游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将误导民族认同的方向。研究将为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012年03期 v.27;No.187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麻学锋;孙根年;
文章提出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概念,并将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周期划分为快速、平稳、创新和分化4个阶段,以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为测度旅游城市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利用张家界1989~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时序演变特征,并进一步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989~2010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从静态来看,张家界人均GDP、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建成市区面积和市域旅游开发强度与旅游城市化响应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6、0.8841、0.8405和0.7928;从动态来看,对旅游城市化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为:人均GDP>人均建成市区面积>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域旅游开发强度。
2012年03期 v.27;No.187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3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朝辉;陆林;夏巧云;
文章以上海世博会为例,采用SPSS、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全国362家旅行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建构旅行商对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维度的测量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旅行商市场感知的差异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市场感知维度对其分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重大事件旅游市场的旅行商感知模型包括事件属性维度、产品属性维度、市场属性维度及市场影响维度等4个测量维度。②国际业务、国内业务旅行商在4个感知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特许与非特许旅行商在市场属性感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地理区域的旅行商在产品属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其他维度上有显著差异。③旅行商对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维度中,市场属性维度、市场影响维度对其分销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事件属性维度和产品属性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市场影响维度是主导其分销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旅行商视角研究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及其分销行为影响,对于重大事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及其后续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03期 v.27;No.187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朝枝;游旺;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旅行社的分销渠道功能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分销渠道如黄山的自助游服务酒店开始出现。关于互联网是否导致旅游分销渠道的"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争论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文章以黄山为案例,以历时态的视角动态分析了互联网对黄山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化,目的地旅游分销关系、功能与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增强,旅游中介的垄断地位相对减弱,但目的地的分销渠道"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并未清晰地形成。
2012年03期 v.27;No.187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4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钟栎娜;董晓莉;邵隽;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网站的功能以及旅游者对于旅游网站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把握这一变化趋势对于旅游网站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在2005年和2010年对100名旅游者和75个中国5A级旅游景区网站进行调查,获得在5年的时间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评价指标的变化和旅游景区网站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网站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对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变化。同时,文章通过重要值—表现值(IPA)方法对两者进行关联比较,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网站发展过程中与旅游者期望一致的变化以及不符合旅游者期望的变化,进一步论述了中国旅游景区网站5年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文章在最后还讨论了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业界的应用前景。
2012年03期 v.27;No.187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玉梅;刘雪莲;丛庆;
文章应用巴顾兹(Bagozzi)的态度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构建并验证了基于饭店业一线员工感知视角的服务补救绩效预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一线员工对授权、培训、奖励以及对饭店进行顾客抱怨管理的感知正向影响其工作满意度;(2)顾客抱怨管理和授权不仅通过一线员工情感变量(工作满意和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服务补救绩效,还能够直接预测服务补救绩效;(3)一线员工的情感变量是解释员工培训和奖励正向影响其服务补救绩效的完全中介变量;(4)工作满意直接正向影响一线员工的情感承诺,而在工作满意和服务补救绩效之间的间接正向影响关系中,情感承诺变量起到了全部中介效应。文章最后总结了对服务补救理论和饭店业管理实践的贡献。
2012年03期 v.27;No.187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颜麒;吴耀宇;杨韫;孔海燕;
在心理学及情绪劳动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导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理论模型,并对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本质内涵、中介因素和结果变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劳动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假定完全符合。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对导游人员情绪劳动理论探讨的空白,并就在导游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提出了实际建议。
2012年03期 v.27;No.187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晓琴;银元;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Status—Response,D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低碳旅游景区不能简单等同于节能减排,而是应该拓展到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个层面上。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景区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低碳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建立排放补偿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012年03期 v.27;No.187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6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长生;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评价的数据包络法(DEA)和随机前沿函数法(SFA)。DEA优势在于不需要估计函数形式,但趋向于高估经营管理的无效率水平。SFA将低碳旅游组织低效率区分为干扰项无效率和纯管理无效率,通过测算其随机前沿生产成本函数来测算其低碳旅游服务的提供效率。文章以张家界市景区环保交通低碳旅游服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显示:环保交通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较低、存在较为严重的季节波动性,但呈现出递增的变化规律;旅游总人次、人力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对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劳动者数量、燃料消耗对其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为提供低碳旅游服务的旅游企业经营决策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2012年03期 v.27;No.187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3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岗;
文章在科恩提出的旅游活动精神"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旅游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验到远方"中心"体验中的"类过渡状态",因而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依据旅游者对三大精神"中心"的依附情况,文章将旅游体验模式分为转移模式、嬉戏模式、游戏模式和体验模式(包括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即使是在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只要参与了任何形式的游戏项目,就可以获得诸如神圣、荣誉、美德、审美、人际、怀旧等方面的精神意义。相对于文化的根植性而言,游戏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移植性,这为游戏类旅游吸引物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012年03期 v.27;No.187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茂英;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研究中的"凝视"理论,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游客凝视"。文章认为,"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而不是单向的"游客凝视"。"旅游凝视"还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旅游凝视"从旅游的角度来考察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评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重点阐述我国学者可以努力的研究方向。
2012年03期 v.27;No.187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